【活動主旨】
臺灣鐵路運輸帶來政經文化的快速發展,百年來,鐵道一直是城市進步繁榮的最大驅動力,更是臺灣邁向現代化的關鍵角色。臺灣鐵道建設的起點始於1887年清末劉銘傳時代,歷經明鄭、日治時期,一路至今,造就現今縱貫全台的鐵道網絡。臺灣鐵道種類多元,主要分四類,1435mm軌距的高鐵、大眾捷運、1067mm軌距的台鐵、762mm軌距的產業鐵道(糖鐵、林業、鹽業等)、610mm礦業。由此看出從產業需求到民生生活,臺灣鐵道不僅影響臺灣產業經濟的發展,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時空、生活習慣。本次人文沙龍,我們邀請到鐵道專家蘇昭旭老師,他畢生致力於完成鐵道智庫全書,為臺灣鐵道歷史留下諸多的著作。本次講座將回首臺灣鐵道百年的發展與城市文化、產業經濟、地貌的連結,也重新審思現今的鐵道政策對國人生活與文化的影響。

【活動資訊】
主題︱細說臺灣鐵道百年史:火車歷史的軌跡與現況
時間︱112年9月19日(二)15:10~17:10
地點︱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
主辦單位︱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
主講人︱蘇昭旭(鐵道研究專家)

【主講人簡介】
蘇昭旭,鐵道研究專家,曾任《鐵道旅行雜誌》總編輯、「臺灣高鐵行動探索館」館長、國家檔案管理局交通類檔案委員、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「阿里山森林鐵道」營運績效督導委員等職務,現任NGO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館長、國立高雄餐旅大學「航空暨運輸服務管理系」助理教授。致力於保存鐵道文化資產,完成鐵道智庫全書,至今著作共57冊,為全球華人鐵道領域專業著作數目最多的學者。曾榮獲兩屆文化部「金鼎獎」與運輸傑出青年獎,以及2020年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「綠色奧斯卡獎」,新書「世界鐵道大探索」系列更入選為2022年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,廣受好評。

【延伸閱讀】
蘇昭旭部落格|
鐵道博物館:鐵道與文化的連結器|